一喝水就想解小便VS半天不去上厕所,哪种人更健康?这些排尿异常千万别忽视!

尿可以及时将身体多余的水分排出,清理身体毒素,尿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的健康情况。对于排尿的次数,很多人会存在疑惑,为什么有些人一喝水马上就有了尿意,而有些人喝完水半天都不上厕所,两种人哪种身体更好?下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冷金俊来给大家做个科普解答,同时提醒大家,有一些排尿习惯的改变,预示着早期疾病的到来


冷金俊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排尿间隔时间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般在喝水3045分钟之后,水会变成尿液,我们就会想上厕所。但是,受多种因素以及个体的差异的影响,每个人喝水后排尿的间隔时间和频率也不一样。

·膀胱容量

大多数人的膀胱容量是300500毫升,但是有些人的膀胱容量小一点,只有两三百毫升。膀胱容量小的人,储尿量也相应少一些,排尿的间隔时间就要短一点。

·括约肌功能

括约肌可以看做是排尿的阀门。括约肌松弛的人,储尿能力较弱,排尿的时间间隔就会变短,去厕所的次数也会增多。反之,括约肌较为紧绷时,膀胱储存量较大,排尿也就不那么频繁。

·喝水习惯

有些人平时不主动喝水,口很渴了才去喝水,长此以往,膀胱经常没有尿液刺激,敏感性会增高,只要一喝水就会有尿意,喝水后排尿的间隔就比较短。

·排尿习惯

因为各种原因长期憋尿的人,膀胱的逼尿肌和受体会麻痹,要尿液十分充盈才能刺激膀胱产生尿意,所以排尿的时间间隔就比较长。

但是长期憋尿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长期憋尿不仅会让膀胱充盈,还会让尿液反流到肾脏,引起肾脏的轻度积水,影响肾脏健康。

·出汗量

夏天炎热,大量水分以汗液的形式从体内排出,尿量变少,排尿间隔就相对较长,这时更应该多喝水,因为尿量浓缩容易产生结石。同样,运动多的人排汗较多,较少排尿,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及时排尿。

在冬天和在空调房等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出汗量比较少,身体里大部分的水分都需要从肾脏排出,尿量相对增加了,排尿的间隔时间也比夏天明显缩短。

·压力情绪

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状态,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调节系统都不利,肾脏负担太大,会引起夜尿次数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也会随之出现。压力大的时候要及时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排尿习惯改变
警惕是疾病到来的信号
·肾功能受损

肾脏是水分的重要代谢器官,尿液形成需要经过肾小球过滤,然后肾小管、集合管重新吸收才形成尿液。如果肾功能受损,会有大量的蛋白、水分直接形成尿液排出来,会引起尿量、夜尿次数的增多以及泡沫尿的情况。

·泌尿系统问题

出现泌尿系统问题,比如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都会让膀胱受到刺激,就会出现尿频、尿急,还有尿色的改变,比如血尿,尿色呈酱油色。

泌尿系肿瘤比如膀胱肿瘤、尿道肿瘤等也会引起尿路刺激的症状,导致排尿次数的增加。

·糖尿病

近期突然出现喝水量、夜尿次数、饮食量明显增加以及排尿习惯改变如果合并有血糖增高,这些可能提示糖尿病早期的改变。因为血糖增高后会让血液中的渗透压发生改变,就会经常口渴,多喝水同时就造成了尿量增加。

·男性前列腺问题

对于年轻人常见的就是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排尿间隔明显的缩短,排尿时还会感到疼痛以及下腹部的坠胀不适。

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前列腺出现了退化,导致前列腺增生,阻塞了尿道,尿液长期的排尿不畅,也会出现尿频的情况。

·女性子宫肌瘤

子宫前方是膀胱,后方是直肠,当女性出现子宫肌瘤,特别是大于5公分的时候,就会压迫膀胱,导致膀胱的储尿量减少,尿频的症状也就紧随而来。

如果子宫肌瘤压迫了直肠,会引起便秘。子宫肌瘤如果再继续增长,会压迫盆底,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化,会有下腹部坠胀不适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当排尿习惯出现改变,就要尽早来医院就诊,检查是不是由于泌尿系统或其他系统的问题导致的。


怎样养成科学的饮水和排尿习惯

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帮助体内新陈代谢。当你等到渴了再喝水,这时你的身体已经出现了缺水而发出的信号。因此,需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定时喝水。从预防泌尿系结石的方面来说,成年人一天的喝水量至少是2000毫升。如果出现了尿意,要尽快排尿,尽量减少憋尿


电话:0871-63639921、63645556  传真:0871-63627731     电子邮箱:khyyyb@163.com

滇ICP备15003244号      备案号:53011202000213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