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 | 不玩电子产品也容易近视?真的!

“我总是严格限制孩子玩手机和平板的时间,为什么孩子还是近视了?”一位年轻妈妈说,自己每天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但是孩子还是检查出了近视,这让她非常疑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倪宁华表示,如果孩子长时间保持不良的用眼习惯,那么即使远离电子产品,近视也会同样发生。

QQ截图20230606111526.png



为什么近视特别容易出现?

近视是外部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不正。

近年来,我国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信息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

造成近视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环境因素:过去人们多认为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但实际上,用眼环境才是关键,如果长时间处在光线不足的室内,或者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眼睛的调节负担会大大加重,最终导致近视产生。因此,即使没有使用电子产品,只要用眼环境环境没有改善,仍然容易出现近视。

遗传因素:相关文献显示,父母单方近视,那么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要比父母没有近视的孩子多2.1倍,如果父母双方都近视,那么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要多4.9倍。当然,近视的父母通常都有不好的用眼习惯,那么从小就成长在不良的用眼环境的孩子自然也就更加容易近视。

营养因素:有实验表明,营养充足的孩子,眼睛近距离视物120分钟,睫状肌才开始疲劳,如果营养缺乏的话20分钟,睫状肌就会呈现疲劳状态。因此挑食的孩子,特别是存在叶黄素、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不够,更加容易近视。




近视的危害远不止看不清

有的观念认为,近视只需要戴眼镜,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损害,因此不用重视。但实际上,近视一旦形成,眼睛就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当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就是高度近视,很可能出现眼底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改变,并且容易引起一系列眼底并发症,包括脉络膜新生血管化和黄斑出血、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落等,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并最终致盲。


防控要从增加户外活动开始

1、保持充足的自然光。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研究表明户外活动能更多地接触阳光,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阻断眼轴的增长,减少眼轴发育过快的风险,另外,紫外线也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使巩膜变硬,同样对减缓眼轴增长有帮助。

2、改善学习环境的光照度。研究表明,照度500-750LX,色温4000-6500K是最适合儿童学习和发展认知能力的光环境。

3、所有近距离用眼不能持续超过40分钟,保证间隔时间至少持续10分钟,多用远眺、雾视法、眼保健操等方式及时缓解眼部疲劳。

4、营养均衡。深绿色叶菜、胡萝卜、柑橘等橙黄色蔬果,蛋黄、枸杞等食物富含叶黄素,叶黄素能吸收有害光线,保护眼睛,要充足摄取,另外,充足的钙含量能增强眼睛巩膜的坚韧性,维生素B1、B2能维持眼神经细胞代谢正常,缓解眼部疲劳,因此要及时补充。需要注意的是,糖摄入过多会干扰体内代谢,消耗过量维生素B1,加重眼疲劳,因此一定要控制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5、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儿童的眼健康、视觉发育、视力,与母亲怀孕期间的健康、出生时的情况以及出生后个体生长发育的状况都息息相关。而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用眼习惯、家族遗传有关系,也和其生长发育速度紧密联系,因此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到近视防控中心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有计划地、动态地记录儿童屈光发育过程。

6、如果已经近视了,尽早科学地干预减缓近视程度仍然非常重要。目前控制近视加深的手段有:框架眼镜、软性角膜接触镜、RGP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型镜(OK镜)4类戴镜矫正,还有手术矫正、药物控制(低浓度阿托品)、红光控制等手段,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目前还没有降度数治疗近视的手段,市面上任何号称能治疗近视和降低近视度数的产品和方式都属于虚假广告,一定要谨慎对待。


电话:0871-63639921、63645556  传真:0871-63627731     电子邮箱:khyyyb@163.com

滇ICP备15003244号      备案号:53011202000213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